出品:科普中国
制作:李冰(北京天文馆)
监制: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
太阳是最引人注目的天体,它的升起与降落给地球带来白天和黑夜,为人类确立最基本的时间单位:天。如果统计一下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字,那么结果很可能是“天”。
天空看上去像半个透明的球,可以想象,另外半个球在地平面以下。天文学上把以地球作为中心,半径很大很大的透明球叫作天球,日月星辰都位于天球上。建立天球概念后,可以方便地观察天体的运动、记录天体的位置。
身体站直,头顶正上方对应的天球上的那一点是天顶,脚底正下方对应的那一点叫做天底。天球上,与天顶、天底相距90°的大圆,叫作地平圈。地平圈上有东、南、西、北方位点。天球上,通过北点、天顶和南点的大圆,叫做子午圈(图1)。子午圈把天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。
图1、天球上子午圈示意图(图片来源:作者绘制)
天体到达子午圈时,叫作中天,距离南点较近时,称为上中天;距离北点较近时,称为下中天。
和太阳有关的成语你知道多少?
每天,人们追踪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,确定一天的时间:露出地面为早晨;上中天为正午;落山为晚上;下中天为子夜。与此相应还有许多成语,每个都意味深长。
旭日东升。旭日:初升的太阳。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。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,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。
如日中天。中午太阳上中天,比喻事物正在最兴盛的时候。
日中则昃。太阳上中天后就开始偏西,来到天球的西半球,从之前的上升,转变为下降。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,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。
日落西山。太阳从西山落下,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。
一年中在不同日子里,太阳在天球上的运行轨迹也不完全一样,夏至这天更是与众不同,呈现出不同景象。
2019年6月21日是北半球夏至。
古人对夏至的描述是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,极也。”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:一年中,夏至这天,太阳最北,白天最长,影子最短,所以称为夏至。至是极、最的意思。
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影子最短
6月